“許老師,楊凌這邊小麥條銹病是什么情況?對我的小麥影響大不大?”
……
4月16日下午,楊凌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小麥試驗田“班主任”、高級農藝師許智英的電話響個不停。王輝、趙瑜、劉秉華、許為鋼等這些全國小麥育種專家數十年“磨”出來的75個“寶貝”小麥新品種,都在楊凌良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小麥試驗田里“同臺競技”。僅僅200畝的麥地,牽掛著全國眾多小麥育種專家的心。
在育種界,科研人員常用“十年磨一種”來形容小麥育種工作。自家“孩子”表現得如何,育種專家們當然得和“班主任”多溝通交流。等到收獲季節,誰能脫穎而出,全憑自己本事。
全國育種“大咖”的小麥新品種,為什么都要放到楊凌進行試驗呢?
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小麥育種專家劉秉華教授告訴記者,中國農科院作為小麥育種的“國家隊”,育種目標已擴展到整個黃淮海麥區。楊凌地處陜西中部,又是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,在這里試驗種植具有代表性。“楊凌是一個非常好的窗口。這次我拿來試驗的小麥品種有4個,都是利用矮敗小麥技術育出的新品種。”劉秉華說,75個品種一起上“考場”,不但能看到自己研發品種的不足之處,別人研發品種表現出的優勢也能推動他接下來的育種工作。“在小麥收獲前,我還會再來楊凌。”他說。
從遠處望去,這片綠油油的麥地看不出有什么特別之處。但走進細看,不同品種麥苗的長勢的確各有千秋。苗情、長勢、土壤墑情……許智英每天看得仔細,記得認真。歐陽607、鄭麥1860、周麥18、西農627等來自陜西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蘇等黃淮海麥區主要品系的小麥,正享受著精心的“照顧”,個個身姿挺拔。
“這些小麥都是去年10月18日同一天播種的,全部統一管理,確保不同小麥品種在相同環境和種植條件下公平競爭。”許智英告訴記者,為了讓這些小麥茁壯成長,這片麥田在試種前進行了有機質、氮、磷、鉀等成分含量的土壤分析,從而確定最佳的施肥量。“今年,我們采用了‘小麥寬幅播種’的種植管理技術,增加光照,降低病蟲害發生率。單靠這一項,小麥畝產可提高5%至8%。”許智英說。
記者了解到,5月下旬,楊凌將舉辦小麥現場觀摩會,邀請全國小麥育種專家、種子管理部門、種子公司和廣大農民朋友前來這片“考場”觀摩。體現75個小麥品種全生育期特征特性的最終“成績單”,將在6月上旬收獲后遞送到每一位“家長”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