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然,馬達轟鳴。一架無人機從田坎上起飛,沿著稻田不疾不徐地從一頭滑到另一頭,在低空劃出一個個“之”字形,搭載的除草噴霧隨著無人機的飛翔均勻分布在田間……
▲正在進行作業的植保無人機合川區隆興鎮供圖
操作無人機的是個皮膚黝黑的漢子——合川區萬眾行農業合作社聯合社隆興農機服務隊隊員鄒成斌。他所在的農機服務隊共有4名青年,負責3000多畝水稻、玉米、蔬菜等耕地的機耕、機收、無人機飛播、飛防等服務,相當于一個人“種”了近千畝地。
“春節一過完,我們4個人就開工了!”鄒成斌一邊撥動手中的無人機操縱桿,一邊告訴記者,“現在已經完成了95%的旱地耕種,70%的水田作業。”4個人中,鄒成斌負責操作無人機;陳良燈、羅勝健是農機手,負責機耕、機插秧、機收;胡耀華主要做安排生產進度、對接村民等具體事務。除了在農忙時節雇本地農民進行簡單的管護工作外,過去農業生產中費時費力的一線生產環節均由4個人完成。
聯合社工作人員正在查看水稻大缽體毯狀苗生長情況。記者龍丹梅攝
4個人種3000畝地,這樣的效率“底氣”來自農機的助力。鄒成斌告訴記者,以常見的播種環節為例,過去播種靠的是人工,一個壯勞力一天下來,最多只能插完一畝地?,F在,用無人機通過程序預設能實現全自主精準播種,一天播種面積在100畝以上,還不受丘陵條件的限制,在田野里來去自如??恐鵁o人機播種、飛防,一畝地的勞力成本就能節省一兩百元。
說到農機,不能不提宜機化改造。隆興鎮黨委書記周小兵告訴記者,安樂村的傳統產業是水稻、玉米,地形以淺丘為主,過去村民靠人工耕種,效益很低。年輕的村民多外出務工,在家的老弱婦孺沒有能力耕種。這幾年,隆興鎮在安樂村試點土地宜機化改造,將2000畝高低不平、大小不一、分散零碎的地塊改造成了適合農業機械下田耕作、播種、管護、收獲的標準農田。
農機手在田間作業。合川區隆興鎮供圖
那么,誰來耕種呢?安樂村將2000畝土地流轉給合川區萬眾行農業合作社聯合社。這是一家專門從事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合作社,由合川區供銷社參股,5家合作社共同出資組建,共有4個區域性服務隊,擁有無人機、耕整機、收割機、運載機、抽水機等生產作業機具50余臺套,鄒成斌等4人負責的便是隆興片區安樂村、峨眉村3000多畝耕地的一線耕種任務。
聯合社負責人賴成紅告訴重慶日報記者,通過集中農機裝備和技術人才,聯合社不僅提供機耕、機收、無人機飛播、飛防,甚至測土配方施肥等“菜單式”服務,更擔當起“田保姆”,為農民提供代耕代種代收的保底全程托管服務。以水稻生產全程托管為例,聯合社收取800-850元/畝的托管費,但確保所提供的服務的土地達到1350元/畝的產值。如此一來,沒有勞動能力的農民也能從土地上掙錢。
農機手正在操作無人機。合川區隆興鎮供圖
聯合社種地,不僅從效率上增收,也向先進種植技術要效益。記者在安樂村看到,水稻大缽體毯狀苗機械化育插秧技術、水稻直播技術、南瓜直播技術等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。以水稻大缽體毯狀苗為例,這種苗育苗的秧盤分成一個個小格子,種苗“對號入座”,不但確保了移栽時機插秧的精準性,減少了后期補苗的人工費用,每畝地還能節約半斤到1斤種子;再說水稻直播技術,先用無人機、旋耕機在干燥的土壤表面撒施肥料、旋耕,再用無人機播撒經過泡稻、拌藥、催芽等處理的稻種,然后灌水……如此一來,不但省去了移栽環節,水稻抗旱能力也大為提升,這就讓更多的旱地能夠變成良田。
當然,能夠在一線“作戰”的也不再是留守老人、婦女。賴成紅告訴記者,聯合社共有23名管理及生產作業人員,90%以上是80后,90后。
培育新型農民,推廣農機社會化服務,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,走農業生產過程輕簡化道路。這,就是4個人為啥能種3000多畝地的答案。